夕张蜜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0页,温柔抚痕,夕张蜜瓜,龙腾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昨晚是真的身心俱疲。 一觉醒来,竟有些不知身在何处,今夕何夕。 看着陌生又熟悉的天花板,缓了好几秒,他的意识和记忆才渐渐回笼。 拿起枕边的手机,第一件事是给顾凝发消息。 而微信提示显示,两个小时前,s市医疗队的群里发出了一条新的消息。 他立刻点了进去。 并不是预想中的工作要求或指令,只是很短的一句话, 【17床家属同意解剖,已签字。】 盯着这条消息看了很久很久,宋延放下手机,走到了窗前。 他睡了相当长的一觉,现在已经是傍晚了。 太阳将落,天边的一大片云朵被落日余晖染得通红,像极了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是火烧云。 看着遥远的赤色云霞,宋延一时竟无法准确描述出自己的心情。 作为一种突发的新型病毒,人类对新冠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 尤其是病毒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改变,医护人员们现在主要是根据患者们的临床症状去推断,但却缺乏病理学方面的依据。 因此,如果可以对患者遗体进行解剖,病理学专家就能收集到完整的、系统的信息,对病毒的病因学和病理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医护人员们对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的认知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甚至还可能有助于寻找新冠肺炎的致病性和致死性,探索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挽救更多新冠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毫无疑问,遗体解剖是一件非常重要、意义深远的事情。 但由于入土为安、保留全尸的传统观念,很少有亲属同意对逝世患者进行解剖。 即使作为医护人员,他们也非常理解患者亲属们的心情和选择。 宋延回想着自己之前见过的17床病人家属。 是老先生的儿子,一位话同样不多的中年人,接触下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人,为了医学的研究,为了国家的抗疫,为了挽救千千万万、素不相识的生命,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对抗着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同意了遗体解剖 对于17床病人的家属,宋延不仅仅是肃然起敬,还有无比强烈的震撼、钦佩和感激。 甚至像被余晖点燃的火烧云,他的心中也被点燃了一团希望的火焰。 纵使疫情依旧严重、纵使形势仍然严峻, 但在这个国家里,有愿意举全国之力对抗疫情的政府和人民,有来自各省各地、逆行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们,有努力配合治疗、挣扎着想要活下去的病人们,还有这样深明大义、无私奉献的患者家属们 那这个国家,又有什么无法战胜呢? 站在窗边,望着天边肆意燃烧着的赤色云霞,宋延忽然想起了一个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火烧云的傍晚,明天,会是一个好天。 而在这一刻,他非常确定,自己找到了曾经那个问题的答案: 一切都有尽头,迷雾终将散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作者有话说: 关于气胸的介绍参考自一篇名为《抢救重症新冠病人》的采访报道,穿刺的操作也参考了这篇文章,患者拔氧气管的举动来源于纪录片《生死金银潭》,患者家属同意遗体解剖的部分参考自《查医生援鄂日记》系列选摘,在此标注出来哈 另外,宝子们应该也可以感受到,基调比较压抑的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大概还有不到十章正文就会完结,接下来的章节都是欢快的和甜甜的啦~ 第142章 南瓜小米粥 解除居家隔离的那天, 之前的速食囤货和社区提供的食物正好都吃得差不多了。 顾凝开车去了一家她和宋延在疫情前常逛的精品超市。 往日里,宋延总是主动负责推购物车的。 他们在售货架间并肩而行,说说笑笑,一起挑选商品。 而只要是顾凝有点感兴趣或者是多看了几眼的东西, 即使她研究了一番后没有拿走, 最后也都会神奇地出现在购物车里。 顾凝真的非常喜欢和宋延一起逛超市。 那几乎是当提及岁月静好这个词时,她一定会想到的场景之一。 是她永远享受的, 独属于他们彼此的、平凡的烟火气。 只可惜, 宋延现在不在身边。 顾凝自己推着购物车, 慢慢地行走在熟悉的售货架间。 路过菜蔬区的保鲜冷藏柜时,她的脚步蓦地一顿。 以前, 宋延总是在这里停留很久。 他会询问顾凝想吃什么, 然后一边构思菜谱,一边挑选食材。 她有段时间喜欢吃一种蛮可爱的迷你水果彩椒, 宋延每次来都要先拿上好几包。 后来她是实在 吃够了, 他才逐渐改掉这个习惯。 顾凝有时觉得,宋延在一些方面和她的爸爸妈妈很像。 比如, 总是希望她多吃一点、长胖一点; 再比如, 一旦知道她喜欢什么,就总是买个不停。 看着眼前各式各样的新鲜蔬菜,顾凝的心头忽然涌起一阵强烈的想念。 她想吃宋延做的饭菜了。 明明都是再家常不过的味道,有时也是照着菜谱首次尝试,甚至极少数时还会搞砸翻车,但记忆里那些或好吃, 或平平无奇, 或是偶尔难吃的, 每一道菜她都十分想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