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静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在八零年代搞钱,白静年,龙腾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是不好找,虽然说有时候亲戚知根知底,但是有时候亲戚比普通人还麻烦。 沈夏就没想过再叫亲戚过来。 - 深市。 挂了电话后,孙富贵一直在想沈夏说的话。 叶柳有钱? 还掏钱给他家二姐租房子? 不可能,以他对叶柳的了解,叶柳没那么大方,更别说,还掏钱给他家里买这买那了。 那问题来了,这钱是哪来的呢? 孙富贵左思右想,真没琢磨出来。 或许,是人叶柳变得了呢? 之后,孙富贵快刀斩乱麻,把罐头厂合同拿下,然后把批发这边的货交给他的好哥们钱来,还把沈成才叫过来了,两人一块管着。 交待好剩下的事,孙富贵这才出发,前往京市。 - 京市。 一个年轻女同志拿着存折,去银行取款,“取五十块。” 银行柜台工作人员一查,“取不了。” “不可能。” “存折里就剩二十三块了。” “那把二十三块都取了。”年轻女同志说。 怎么会没钱呢? 难道孙富贵这么个月没打款过来?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假若爱有天意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招人 京市。 沈夏跟梁松去医院检查, 像他们这边刚怀上孩子就来医院检查的挺少的,因为是大医院,仪器多, 检查得还挺仔细的。 胎儿长得挺好。 医生建议沈夏多吃一些, 沈夏体格偏瘦。 梁松最近又从书店里买了一堆做菜的书回来,堆得老高。 沈夏挑着看了几本, 有些名字不一样, 但是里头的内容是重复的, 像这类的,她就直接分了出来, 准备寄到亲妈那边去。 说到亲妈。 沈夏想到了前几天来的武子强, 不知道这会到了安市没有。武子强是带着吴桂英买好的野味过来的, 因为山民送到门口了,沈成才一直没回来,那山民的东西很多, 大老远来一趟,吴桂英就给收了。 后来收多了,就让武子强带着上京市找沈夏了。 京市这边价钱好一些。 卖野味这事沈夏熟得很, 两三天事情就解决了,货卖出去了, 钱呢, 把属于武子强的那份分给了他, 剩下的,沈夏是打到吴桂英的账上。 武子强第一次拿那么多的钱, 捏着钱的时候, 手直发抖。 武子强回程的时候, 把自己的又给了沈夏, 他托沈夏转到吴桂英的账上,等到了安市扣除手续费后再给他。 他在这边银行开不了户,拿着那么多钱(几百),怕回程的时候弄丢了。 沈夏同意了。 后来问武子强要不要在京市这边玩一玩,逛一逛,或者买点东西回家。 武子强不玩也不买,事情办完之后,就去买了回程的火车票。 他说了,要带钱回家给他亲妈冶病。 晚上。 沈夏给大哥家打了电话,准备让大哥跟妈说一声,明天来大哥家一趟,她有事问她妈。 结果,电话一打过去,就是吴桂英接的。 “妈?”沈夏很疑惑,“你在大哥家?” “没,你大哥说不用电话了,把电话给迁到咱们铺子这边了。”吴桂英说完,瞧了一眼迁电话的工作人员。 这安装电话要钱,这迁电话也要钱!这单位可真会赚的! “我等会跟你说,这边有点事。” 有外人在,说话不方便。 吴桂英对迁电话的人说,“这电话安一楼不好,你给我弄到二楼去。” 迁电话的说:“要不再拉一根分钱,给二楼再装一个电话。” 吴桂英看着他:“那要钱吗?” “当然要,这再装一个电话,这电话钱还有这线的钱……”这迁电话的人话还没说完呢,就被吴桂英打断了,“不拉线,你就给我换到二楼去。” 吴桂英觉得家里一台电话机够用的。 又等了好一会,电话总算是迁到二楼了。 迁电话的人可提醒她了,二楼上上下下的,接电话可不省事。 吴桂英不在乎。 迁电话的走了。 小林打发走收泔水的养猪户,从外头回来,“吴姨,老关问咱们这什么时候才有泔水?” 泔水那是之前做堂食的潲水,现在麻辣烫没怎么做了,偶尔炒个饭,没什么泔水了。 吴桂英道:“不管他。” 她还记着闺女刚来了电话,于是对小林道,“你看着店,我上去打个电话。” 沈大国今天去沈小兵的饲料厂了,说是快开张了,先去看看。 “好。”小林早就是熟工了,什么东西什么价,他记得很清楚,而且,他年轻,脑子好,这一斤多少钱,几斤几两多少钱,脑子一过,这价钱就能出来。 而且,丝毫不差。 这就是他的本事了。 吴桂英交待完,上楼去沈夏打了电话。 沈夏一直在电话边等着呢。 这声一响,她就接了,“妈,你还在大哥家吗?” “没有,在咱们家铺子。”吴桂英说,“你大嫂说家里的电话现在用不上了,让我迁过来。”说是不迁过来,也要销户了。 吴桂英想着那么贵的初装费呢,这一销户全都打了水飘,就给迁过来了。 “怎么回事?”沈夏问。 沈夏这一问,吴桂英直叹气。 大儿媳妇为什么不想用电话了,还不是每月的话费太贵了,就算不打电话,这每月都还是要交钱的。 “你大哥这是什么命啊,”吴桂英这心底话那就只能跟亲闺女说一说,“当初谁瞧了不是一门好亲事,可你看看现在。这人啊,是说不准的。” 沈夏:“大嫂父亲出来了吗?”这事她一直没问过。 吴桂英才想起自己没跟沈夏说过。 这里是自己家,没外人,等跟沈夏确定梁松没下班之后,吴桂英才把她知道的方家的事全告诉了沈夏,并叮嘱沈夏,“别跟梁松说,也别跟他们家里人说。” 这种事又不光彩,不好跟人到处说。 沈夏听了很唏嘘。 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她没想到张兰珍会中风,还有大嫂的父亲,这职位就说没就没了,这才几个月,就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了。 “你大哥现在也累,我偷偷塞钱给他,他还不肯要。”吴桂英又不想把钱给方如凤,这给钱只要开了头,那就收不住了。 她这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给儿子,儿子手紧,知道该花在哪,她愿意给。 可儿媳妇嘛,吴桂英觉得还是不能开这个头。 她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还有老二媳妇呢,要是给了大的,不给老二媳妇,到时候沈河知道了会怎么想? 吴桂英可不想家庭不和。 一个五十块,她再补贴一点米跟油,绝对够沈山一家吃用不愁。 吴桂英这样一想,又把钱捏紧了。 “大哥本来就是这样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提到钱,沈夏想起来卖野味的钱,“这次货的钱,我打到你账上了,你过两天去银行看看,到账了没有。”现在这银行转账慢得很,天都是快的了。 “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