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斤论两花花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42、立地成佛,朕又不想当皇帝,争斤论两花花帽,龙腾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父母过世之后,他整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 和王爷劝慰过他: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不要勾着腰,缩着脖子,把头抬高一点,看的是更广阔的世界。 想到此处,他昂然阔步,继续往西南方向去,施展轻功,日夜兼程,只用了五日便入了荆州府城郢都。 靠着贴身放着的军中令牌,在郢都一路畅通无阻。 出了郢都后,他再次遇到了老和尚法慧。 不过这一次是白天,艳阳高照。 法慧孤身一人,盘着腿坐在一棵有六丈左右高的珙桐树下。 那具尸身不见了。 但是,济海离着老远依然闻到了一股恶臭,法慧眼眶深陷,已经没有了眼珠子,空洞洞的黑洞旁边是一块又一块的腐肉,他分明看到一条条白色的蛆虫从里钻来钻去。 比看到那具女尸更让他感到惊悚。 “大师。” 济海忍住心中不适,慢慢的靠近,朝着法慧躬身合十。 “你来了。” 法慧平平淡淡的语气中既无悲伤也无欢喜。 “大师,你的妻子呢?” 济海忍不住问道。 那具女尸去了哪里,成了他最大的疑问。 他不信法慧会随意把那具尸体丢弃,法慧分明已经把其当成了活人,每日对着喃喃自语。 法慧叹气道,“老衲不争那炷香了,让与了她,可惜她终究还是去了。你我有缘,最后半炷香让与你吧。” “大师” 法慧的话让济海有点摸不着头脑。 “老衲一生,究习的是换骨灵方,颐神妙术。 呵佛骂祖,无所不为,参活句,不参死句,四十岁已入大宗师,旁人都说老衲是金刚台百年难遇的奇才。” 法慧继而道,“小师父,你跪下,给老衲磕三个响头,老衲收你为徒,学一学那立地成佛的本事。” “在长者面前执弟子礼,磕头是可以的,” 济海砰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道,“但是小僧乃是白云大庙的和尚,改换门庭是万万不能的,还请大师海涵。” “虽若易知,而实未易知者。 不求之于人,则终身不可得,” 法慧不给济海说话的机会,继续道,“隔山见烟,早知是火。 隔墙见角,便知是牛,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是衲僧家寻常茶饭。 你差的远了,且仔细听着,老衲暂且替你讲一讲。” “让大师费心了,小僧愚钝,学不得这等功夫。” 济海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他连会元功都不曾学,怎会学其他人的功夫? 法慧好奇的道,“你为何不学?” “有杀人不眨眼底手脚,方可立地成佛; 有立地成佛底人,自然杀人不眨眼,方有自由自在分,” 济海摇头道,“小僧还是不学的好。” 立地成佛,不是自己成佛,而是让别人放下屠刀成佛。 凡是不愿意放下屠刀的,统统杀了。 杀干净了,成就的是自己的道。 他不愿意杀人证道。 法慧道,“参得一句透,千句万句一时透,很好,很好,小法师,你如此慧根,不得不学了。” 济海正要争辩一句,眼皮子突然沉重起来,无论怎么使力气都无法睁开,在倒地前的那么一瞬间,他感觉眼前是一团火光,周身炽热。 醒来的时候,头昏脑涨,但是还是第一时间摇摇晃晃站起身,入眼处是一片灰烬。 “阿弥陀佛。” 他忍着浑身的酸痛把地上未燃尽的有指甲大小的碎骨给捡了起来,小心翼翼的贴身藏在胸口,然后把骨灰捧进包袱里。 用钵盂挖了一个土坑,骨灰连带包袱放了进去,最后给埋住了。 想着将来有机会再挖出来,亲自送回金刚台。 在夕阳底下盘坐休息了一会后,继续赶路。 安康城每日都有一拨又一拨南来的大军,一队又一队的民夫。 往北的官道虽然宽敞,偶尔也避免不了交通堵塞。 林逸站在城墙上,打着哈欠道,“我那舅舅算是开窍了一回,既然愿意相助本王,就安排人把粮草辎重送过去。 马上就要入秋了,这棉衣棉被也都是少不了的。” 何吉祥道,“王爷放心,这些皆已在德恩备妥,三日后就将送往袁青将军的大帐。” “那就好,” 林逸点点头道,“再传信给沈初和包奎等人,我这舅舅不是假公济私之人,人品还是信得过的,行军打仗,多听听他的。” 因为三和官兵凉水河斩首两万,打了一个翻身仗,天下士民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所以他这几日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法慧那老秃驴还没有消息吗?” 林逸看向的是小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