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荔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节,高门庶女的生存指南,三百荔枝,龙腾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今日皇帝擅自拖他入局,便如当年的赐婚。 步行至第一道阙门,有人仍在等他。 男子遵从礼数,拱手:“岳翁。” 大受挫败的谢贤,忍不住讥讽道:“一载半,你便从隋郡走到了尚书省,四品官起步,走到从二品,你确实比林立庐有能耐。” 再次听到眼前之人拿林勉与他说事,林业绥捻着手指,淡然置之:“岳翁始终还不忘旧人。” 谢贤嗤笑一声:“他做的那些事,要如何忘?” 当年林勉和昭德太子实施了压制三族的政令后,已经开始着手商榷能让天下寒门不论出身地位皆可入仕的取士之制。 林业绥迈步走向车驾,刚踏上车凳,忽说了句:“岳翁放心,我这等钻营之辈,绝不会再让第二个林立庐出现。” 这句话,让谢贤怒目圆睁,终于恍然大悟过来。 林勉是要所有世族都消亡。 林业绥却是要成为三族之一。 或者,他要的是取代三族。 谢贤越想,心中越觉愤懑,天然的出身和对朝政的长期掌握,使得人性中的护食也彻底显露出来,让他终成了父亲谢德:“江河入海,痴心妄想。” 这句话,曾使意气风发的林勉犹如丧家之犬般归隐。 林业绥不再持君子之风称其岳翁,直呼官职,疏离开来:“谢司徒可读过《水经》,书中详细记载千余条河流的发源到入海,途中再怪奇险劲,江河终会入海,非人力可挡。” 谢贤:“筑坝炸山,阻断入海途径,此乃非人力可当?” 林业绥:“若人再无筑坝炸山的能力呢。” 谢贤一时陷入茫然,想到王谢权势的逐步瓦解,他也已中年暮老,不知从何时起,皇帝可以轻而易举的推倒世族所筑起高墙。 只要推倒一道,剩下的也不过是一推就倒。 那第一道墙,究竟是什么,又是什么时候被推倒的。 林业绥踩上车凳,要弯腰入车舆时,往下睥睨了眼:“幼福生下孩子已三月,岳翁可曾过问了一句。” 谢贤还不曾反应过来,男子又转瞬温笑道:“谢司徒,江河早已入海,决堤之势日渐旺盛,这场洪水,无人能幸免。” “王侍中已寻好了避洪的地方,您呢?要拿谢氏的性命与天灾誓死反抗?” 红鸢出去后,玉藻留在屋内帮着女子给出了汗的兕姐儿脱外面的棉袄,小声嘀咕道:“怎么先去了那儿报喜。” 以往报喜都是先来她们这里的。 兕姐儿也似是不满被大人这么对待,渐渐发出了哭声,宝因娴熟的轻拍着孩子,哄了几句,然后道:“太太是爷的母亲,又是尊长,升任自然要先去福梅院报喜,赏人也是开心。” 脱下袄衣后,宝因抱着孩子,将身上薄衾拉上来,母女二人一同裹着,又兼顾着与玉藻说笑:“我们这儿等会便来了,你急什么?” 这类宣召入宫当面施恩的旨意,只要是皇帝下达旨意,便会有舍人立马奔赴宫外,告知等候的小厮,提前报喜。 话音刚落下,童官就在外边来了。 玉藻急忙出去:“绥大爷这次升任的是什么官?” “那舍人也未说清。”童官知道这是替里面那位大奶奶问的,说着便为不尽职而打了下自己的脸,“又许是我太高兴,没听清,只知是什么尚书仆射的实职。” 在屋内听着的宝因心中赫然,左右尚书仆射现下皆有人担任。 皇帝这是对谁动了手。 怎么会如此之快。 林业绥回到长乐巷,已是酉时。 从门前巷道上了阶,入府后,径直回了微明院。 玉藻瞧见男子,又想起屋内女子怔愣不言的模样,便知是为绥大爷升任尚书仆射的事。 谢贤担任的就是尚书仆射。 丈夫取代了父亲,谁心里能好受。 她在谢府长大,待了十几年,还难舍其中情分,何况那还是女子血溶于水的母族。 眼见男子快要穿过抄手游廊,玉藻赶紧跑到正屋阶前,急巴巴的开口:“大爷可要沐浴,我现在便让人去准备热水。” 林业绥乜去一眼,想到屋内的人,直接挑帘进了屋。 瞧着幕帘晃悠,露出几缕昏黄,玉藻垂头叹气去了东厨烧水的那边,希望她家大奶奶千万别惹了男子不快。 第72章 呕吐 夜渐深。 寒意愈发浓烈起来。 这几日的融雪冻寒, 每到夜里,便更是难捱,因而往常三月早熄了的地炕也还仍在继续烧着。 用过晚食后,一直不大怎么有精神的宝因盘腿坐在里间暖榻上, 散了高耸的发髻, 而松挽了个纂儿, 因热气聚拢, 又脱了织金棉袄,只剩里面的小袄, 落在两腿间的手中拿着刚描好的花样子,炕桌上摆有插了针的线球。 兕姐儿则早让乳母带着回了屋去。 她垂头瞧 了眼, 要伸手去抽细线时, 忽然顿住不动, 双眸直瞧着眼前的油灯,像是被抽走了神,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没一会儿, 女子眉头便紧锁起来, 忽感胸间翻涌, 直冲喉咙,匆匆搁下手指所握的花样子, 极力忍耐着这阵呕吐, 连忙下榻拢木屐,直打起两道帘子,一路走到廊下, 扶着廊柱呕着。 眼下已是戌初, 院里的侍女婆子忙活完后, 因不再需要侍奉主子, 大多都回去歇息了。 除了整晚都仍还在担忧着的玉藻。 坐在不远处拿热水洗女子贴身衣物的她甩了甩手上的水,放下袖子,起身走到正屋前,叹息一声后,走上台阶,递了自己的帕子过去,少见女子这副模样的她忍不住唠叨:“大奶奶您伤寒昨日刚好,哪能这么快便吃油腻荤腥,绥大爷明明都吩咐东厨做了淡口素食。” 呕完最后一点,宝因终于得以喘息,接过帕子拭去唇边脏渍,听着旁边人的话,没有开口回应。 玉藻也没有再急着说话,见女子还是不舒服,想要再吐,便回屋去拿了外衣,只是刚进里间,身子滞住片刻,而后赶紧低头。 再出来时,宝因正吐完。 玉藻快步上前,将外衣披在女子肩头,又瞥了眼屋内,揽着人往游廊对面多走了几步,压低声音说道:“您是绥大奶奶,不再是谢家五娘,便是往日与十姐再要好,还能亲过大娘子?” 绥大爷进屋后,女子是下榻去亲自帮着宽衣,可前面用晚食,她也分明瞧见二人没有说过半句话。 宝因见玉藻如此小心,想是男子沐浴完,从湢室出来了。 她拿丝帕抵着唇,低声咳了几下,将嗓子里那股异感咳走后,虚声道:“怎么扯上了兕姐儿去?” “大奶奶总说自己不记什么情分,只顾自个儿死活。”玉藻知道女子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嘴上不依不饶道,“我倒真情愿您真是说的这般,那样才得逍遥自在,何必为旁人伤了神去。” 宝因紧攥着手里的丝物,垂眼不语,她出身谢氏,为谢贤之女,任是再无情,也难做到绝情,与谢氏打断骨头终究还是连着筋。 何况还有十姐、六哥他们几个。 覆巢之下又岂有完卵,谢氏如今不能垮。 离十姐出嫁也至少还需三四年,只要脱离谢氏,哪怕日后那男子为自保舍了十姐,自己也有法子去护。 可她也明白,洪水滔滔,不是人能抵挡的。 皇帝这次突然对三省官吏动手,便是谁都预料不到的。 原先还是一处住着的兄弟姊妹,却免不了要各走各的路,眼瞧着高楼坍塌,叫她怎么逍遥自在。 见女子在沉思,以为是听见进去了,玉藻趁热打铁的说道:“您可千万不能因谢家而冷落了绥大爷去,那便是得不偿失了,怎么也得想想大娘子。” 玉藻遇到事关女子的情况,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脾气,可要到了女子心神被扰的时候,她脑子又能清清楚楚的。 宝因抬头望向廊下的那只谢府来的鹦鹉,自己怎么会不明白这样简单的理儿,且也未必就是大人的尚书仆射被动了,只是想到谢氏将来的结局,心里便难免会生几分惋叹。 “这里怪冷的。”她搓手哈了口气,终是说笑道,“我可不与你说了,你也快去睡,倒叫你来操心我了。” “我从小侍奉大奶奶,不操心您的事,该操心什么?”玉藻也放下了心来,像寻常那样与女子拌起嘴来,“大爷在屋里,大奶奶快进去吧,我洗了帕子,去给您煮些热汤再睡。” 说罢,从女子手中抽走脏了的丝帕,转身走几步,下了台阶,出了游廊往院子另一处去。 宝因吐口出气,回身缓步走回正屋。 进了里间,只见男子散着还带湿意的墨发,坐在榻边,重新看起了那本论道的《坐忘论》。 她脱下披在肩头的外衣,拿去东壁的横杆处归置好后,去到暖榻那儿,顺手拾起剪子,干脆利落的将烧完的灯芯顶端剪去,烛光闪了下,很快便燃得愈好愈亮。 眼前忽亮,林业绥抬眼,瞧着在安静忙碌的女子,主动开口说道:“郑彧调任为中书省长官,我到尚书省填补他的空缺。” 宝因放下剪子,屈膝坐在炕桌旁,拿来前面搁下的花样子,从针线篮子里一捆捆的寻丝线对比色儿,似乎在纠结那处该用什么色儿最好,听到男子的话,直接便应:“官家竟让郑彧担任了中书侍郎?” 她倒是不奇怪皇帝能这么顺心,毕竟三族中的主心骨琅琊王氏罢手不管,她大人谢贤又为司徒,郑彧心中自然不满,他眼前就有一个大好机会,怎么会放过。 而另外两个都同意了,大人若是聪明,便不会反对。 只是中书省是三省中权力最高的,为事实上的第一宰相,中书令虽为中书省长官,却不过是个空壳子,仅在太祖朝和高祖朝任命过,其余时候皆不常设,都以中书侍郎为长官。 自前年中书侍郎病故,皇帝也不再置,政务都由几位中书舍人共同商 议。 林业绥瞧不进书,干脆搁下,视线从始至终便不曾离开过女子,开口答她:“任为中书令。” 不论是中书令还是中书侍郎,在这三年间,中书省都已早由皇帝实际掌握,否则怎么还敢让郑彧去。 宝因寻好一捆淡粉的丝线,拆开来后,又拿来银针,凑到灯下去穿时,深吸口气,试探问道:“官家可是已动了那样的心?” 林业绥极其自然的从女子手中拿过针线穿好,听到这样的问话,肃然起来:“三大王和七大王都入了宫。” 宝因往绢布下针的手微顿。 没有太子。 三省官员调动,齐诏两位大王。 若皇帝真驾了崩,又忽然改了储君人选三省长官素来便是被托孤的,新帝若无正当理由,难以下手,自然会想使尽阴招。 被先帝亲点进入三省的男子岂非入了虎口。 她想着想着,便失了神,忽然嘶一声,食指被针扎出了血,不知是急的,还是痛的,抬头看向男子时,眸中波光粼粼,却又说不出只字片语。 自从长生殿出来,心情便一直沉郁着的林业绥瞧见女子的模样,反倒变得轻松起来,抬手去碰她下眼睑,泪水即刻沾染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